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建筑评论 > 详细内容

白林:王澍建筑教育批判(二)

    来源:白林建筑  |  作者:白林  点击量:   2018-12-15

内容导读:建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关键词: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建筑、新理论体系 一、什么是好建筑 什么是好建筑?谁会提这么傻的问题呢?绝大多数人不会提这个问题。提这个问题的恐怕只有两种人,哪两种呢?大家一想就明白。我是其中一种。 接着上一篇讨论“批评王澍的...

建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关键词: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建筑、新理论体系
 
一、什么是好建筑
 
什么是好建筑?谁会提这么傻的问题呢?绝大多数人不会提这个问题。提这个问题的恐怕只有两种人,哪两种呢?大家一想就明白。我是其中一种。
 
接着上一篇讨论“批评王澍的建筑教育”问题。要说清楚什么是好的建筑教育,就必须说清“什么是好的建筑”和“好的教育”。这之前,必须先说清楚“什么是建筑”——也就是建筑观的问题。
 
做好的建筑应该是建筑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建筑教育的第一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好的建筑师。好的建筑师才能做出好的建筑。深层地说,做建筑教育就是做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也会成为一种建筑教育。好的建筑教育培养好的建筑师。烂的建筑教育培养烂的建筑师,奇怪的建筑教育培养奇怪的建筑师。
 
王澍的建筑和他的建筑教育当然是如出一辙的。说他是烂的建筑,会有人不同意。“烂怎么会获普奖呢?你是不是嫉妒人家呀?” 但我相信每一个都可以在自己的身边找到、看到或听到“很烂,但获奖的人或事”。你会说,“那是中国社会中的一种腐败现象,人家国外,比如美国就不会是这样的”美国的深层腐败想必是大家近期都看到了。(说来说去还是碰到了“普奖”这堵墙,那我一定要好好研究“普奖”,给大家一个透彻的交代,我保证)。这里不解释了。那就,把他的建筑定性为奇怪的建筑(另类建筑),这样或许反对的人会少一些,能接受的人会多一些。
 
评价建筑不能是一个标准,不该是一个标准。世界是多样的。理论上讲它有无数的标准。有无数标准就是没有标准。建筑评奖又不能没有标准。怎么办呢?分类。分类是个好办法。我们把王澍的建筑分入了奇怪建筑类(另类)。此外,在无法获得最理想状态的阶段,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地域(国家)就会先设置那一个阶段的、以及那一个地域的一个标准。于是,建筑,它还是有标准的。如果没有评价标准连“普奖”也无法成立了。标准的背后其实就是建筑观。建筑观的背后其实就是世界观、价值观。最终落实到怎么看世界,怎么看价值。所以,我们又说:建筑是意识形态的形象。
 
二、没有标准的时代
 
什么样的建筑是好建筑?什么样的建筑不好?这样的问题,在一个标准明确的时代,比如,“实用、经济、美观”的时代,是明确的、简单的,而现在则不然。中国当代建筑,有点和中国当代书法,当代绘画一样,常常摸不着头脑:甲说好的,乙说是垃圾;乙说好的,甲说是垃圾。这个时代对事物的评价呈现出了一个极端撕裂的状态。或者说人们做事要把事情做到一个更加极端的状态。
 
其实,当前中国的建筑师们大都非常的困惑。困惑不知道建筑的标准。这是个各行业都有的问题。人总希望通过被业界权威认可来证明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就。每人心中都有一种被他人认可的本能欲望。建筑师们:我做了那么多的好建筑,这“普奖”怎么就不给我呢?那么,就或羡慕或学习普奖获得者王澍。年纪大一点的建筑师大都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发现获奖建筑并非真好建筑,问问周边的人也都同感。那它为什么会获“普奖”呢?——产生了很大的困惑。
 
年轻建筑师,或在校学生入道没多久,都在学习阶段,权威说好,那我们就向他学习呗。自己缺少经验,缺少做判断的积累,只好赞成。王澍获的奖又是国外的最权威,最高奖项(建筑界诺贝尔奖),那只有羡慕、崇拜、五体投地,不可能有任何怀疑。
 
那么,谁应该出来说说话呢?高校做研究的学者,研究理论的学者们应该出来说话。却没有!偌大的中国,包括著名的建筑学老八校的老教授都没有人出来讨论这个问题,没有人质疑这些重要的理论学术问题。这个很不正常。
 
三、建筑观是建筑的根本
 
在上一篇文章中展示了一张图:建筑理论框架体系图(见下图)。它是我们最新研究出的理解建筑是什么的理论框架。我们认为“理工科学”——“艺术美学”——“人文哲学”是建筑学理论体系的三个支撑。建筑学究竟和哪些学科有关?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其基本逻辑是什么?基本框架是什么?我们试图用这张图简要的表达清楚。同时简要地试论一下这个新建筑学理论体系的框架。试图把它作为一个新时代下的新的建筑观理论体系提出。为未来建筑学的发展指明一个方向性框架性的参考图谱。当然,它是一个初步的框架,还很不完善、不成熟,尚在不断的研讨之中。我们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与学界的同行们一同探讨,并希望能够对建筑学术以及研究建筑学理论问题的同行有所助益,有所启发。更希望能听到认真严肃的学术批评意见。
 
建筑标准的问题是一个一定要深入讨论的学术问题。标准问题的混乱本质上是建筑观混乱,建筑观混乱的问题实质是建筑理论研究不足带来的问题。建筑学也是一个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建筑学学科的理论研究却没有跟上。中国的建筑学人之所以在“普奖”面前软弱无力,无话可说,没有话语权。其最大最深层的问题就是缺少强大的学术理论能力。
 
新建筑学理论框架示意图
新建筑学理论框架示意图
 
 
四、中国建筑教育回顾
 
众所周知,中国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是工科体系。早年所有的建筑院系都是安排在工科院校。有大家熟知的八大院校(清华、同济、东南、天大、华南理工,哈建工,西安冶建、重建工)建筑院校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建设量的大量快速增加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些有实力的工科院校里诞生了一批建筑学系,投入到建筑学教学的队伍中来。这些工科院校的学生通过全国统考入学后,除了在入学时考一下美术,入学后也做一些素描、速写、水彩训练,后期有一些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训练以外,学生基本都是按照工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的。从制图开始,到小的建筑的设计,然后,从住宅设计到所有公共建筑设计,按照建筑类型都训练一遍的方式进行设计的教学安排。
 
培养出的学生毕业然后进入设计院,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指定一位老建筑师带着学习、磨炼、培养、成长。然后,逐渐慢慢独当一面。到可以带着团队完成比较复杂的项目,最后成长成为一位成熟的建筑师。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也是如今数量最多的工科建筑学教学及成长模式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这些工科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承担了整个中国这四十年的大量的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设计和建造工作。对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建筑现代化,改善中国的居住问题等都做出了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这个工科模式的建筑教育成果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必须要给以充分肯定。但是在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以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差距很大,这些事实也必须客观看待。
这个属于“理工科学”的部分。
 
五、建筑学进入艺术院校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方的艺术性教学,逐渐进入中国,建筑被称为是一种艺术。美术院校开始设立建筑学院。作为建筑学艺术性的补充。在这种氛围下,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一些美术院校中开始开设建筑学院。开始尝试从美术艺术的角度培养建筑师的教学。其实,在邻国日本,建筑学也是设置在工学学科,培养以扎实的工程能力为基础的建筑师。由于日本的国情,是地震多发,资源缺乏的基础国情,使得建筑师的培养更注重对工程结构,资源材料性能等更合理的使用等课程的设置。而对建筑的艺术性相对忽视。但是也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开始在艺术大学里引入建筑学科的设置。
 
中国的建筑学需要艺术,需要美学。但是,我们不能把建筑狭隘地理解成,它就是一种艺术品,更不能搞成所谓的现代艺术(破普艺术)。或艾未未那样的所谓媚西方思想,西方文化的艺术,仅仅为了自己能够成为出名的艺术家,用西方的所谓艺术手法反讽中国的国家体制和社会制度。而王澍所谓的“艺术建筑”恰恰是符合了这样的建筑观和艺术观。以艺术之名,创新之名,重建之名损害中国文化的形象,损害中国文化的精神传统。这是绝不是中国建筑教育所需要的那种重建方向。
 
这个属于“艺术美学”的部分。
 
六、人文思想——建筑学的时代要求
 
在既有的建筑学理论体系中比较缺乏的是“人文思想”的部分。而这个部分恰恰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重视的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简单举例,北京的四合院也好,北京的故宫也罢,山西的某家大院等等,它们都是古人建筑技术的结晶,建筑上也有大量的艺术装饰,但是,它最根本的还是中华人文思想的体现(篇幅所限恕本文不能充分论述)。
 
建筑学科的发展是一个与经济社会时代同步发展的过程。就中国的建筑学教育来说,“理工科学”代表“过去”的一个时代;重视“艺术美学”表达是“现在”的一种倾向;而重新开启“人文哲学”应该是预示着“未来”的新时代。面向未来的新的建筑学理论体系应该是:“理工科学”、“艺术美学”、“人文哲学”三位一体的。这是我们提出的新的理论体系。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呢?它的社会、经济、文化、时代背景又是什么呢?它的必要性、必然性、紧迫性又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阶段,有必要对这个新的建筑学理论体系成立的根本性理由有一个清晰的阐释。下面我们就对它的内涵展开解说。
 
建筑是思想的容器。是文化的容器。在古今中外这都是带有普遍性的认识。建筑是意识形态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随着建筑的地域性的被强调,建筑的定义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比如, 20世纪,建筑被理解为是财产、资产、是一种可以自由买卖的高档商品。人们可以通过对它买进卖出等的商业活动,赚取高额的利润。资本的进入,将建筑,特别是将住宅异化为一种最能赚钱的商品。人一生中付出最大的收入而想要购买的最大的一个商品。而现在,它逐渐成为一个影响一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绑架国家经济命脉,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隈研吾最新文章:《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のあとにくる建築 アート?エコノミーからシェア?エコノミーへ》日本新建筑杂志/建筑论坛)
 
七、建筑学的新时代
 
在新的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建筑学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可以预见的未来,建筑的建造将越来越高效、快速、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建造将越来越不是问题。结实不结实,抗震不抗震也会逐渐不成为问题。我相信艺术不艺术,丑陋不丑陋的问题也会有更进一步的开放性探讨,以及出现一部分软性制约规则。丑陋的建筑、拧巴的建筑、奇奇怪怪的建筑也会逐渐的减少。那么,建筑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我认为,建筑会向更加注重其思想性、文化性、道德性、生活性、空间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等深层的方向发展。
 
建筑什么,怎么建筑,建筑的决策方式等等也会更加民主,更加开放,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我认为,不会再出现王澍做象山校区那样的拧拧巴巴奇奇怪怪的建筑,更不会再有这么大型的建筑决策不透明,设计不公平,竞争不公正的建筑现象出现。
 
八、建筑教育的首要任务——做人教育
 
我认为,建筑教育的基础,首先是教人做人。只有确立了好的人性观,你才能看见一个正确的世界。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树立好的正确的建筑观。才能成为一名好建筑师,最终才能做出好的建筑。我相信绝大多数优秀的建筑师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教育的根本在做人,其次才是做事。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古怪的人,一个疯狂的人(没有师道尊严的人),一个总是不按照规则章法做事的人。为了自己出名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话都敢说的人。
 
中国的传统是要求教育者为人师表。我认为,作为一个教育者本身更应该率先做到这一点,作为一个建筑学院的院长那就需要有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我们从他的行事方式和他的建筑作品,都可以看的很清楚,王澍他绝不是适合这个位置的人。第一是做人,其次是做事。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而不是只考虑古怪的做事,做古怪的事。最后,才是做建筑,做设计。王澍的建筑自己就说,我不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关于这一点学生也有许多的指责。只考虑如何让形式更奇怪,一味地突出建筑的异样形式,以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建筑师的思想非常重要,建筑只是他的思想的延续。拧巴的思想就会做出奇怪的建筑。此外,建筑教育也离不开招生标准的制定。我不大明白的是王澍是如何招生的?招到的“都是脑子坏掉的学生。”他为什么招这样的学生?难道,他是故意招脑子坏掉的学生,然后,以衬托我是神师,把脑子坏掉的学生们都教育成建筑大师吗?对学生的这种态度会让很多人担心,他是否能够真正地做出好的建筑教育。
 
结语:
 
上一篇我们谈了王澍的建筑教育问题。教育是个很难的事,建筑教育是个更难的事。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古人启示我们,好的理念会让教育非常简单。本篇通过我自己的国内外学习、实践、设计、研究以及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总结出了建筑教育的基本理念: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建筑。我坚定地认为:人为物本。人事合一。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人做什么建筑。建筑设计本质上是一种造物行为。通过你造的建筑,可以看出你的心灵真相。“物正必有其主,人正必有其才”。这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延伸。中国历史上那些真正的各行各业的大师、大家无一不是做人修身的结果。任何靠一时钻营,靠拧巴出名的做法终将接受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无情审判。不管你是获得了什么国外的什么大奖都不会例外。中国的建筑当下由于潜入了西方价值观世界观的评价,虽然它引起了一时的思想混乱,但是我坚信它绝不会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思想精神的传承。
 
我认为,建筑教育的根本,其本质就是经过建筑(设计)这个造物的过程磨炼建筑师心性的成长过程。所以,我经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内心的纯净是诞生真正好作品的力量。我深信《易经》中的这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深信德不配位者不会长久。相信道德高尚者才能承担起重大的责任,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崇高的境界、博大精深的学识才能够培育真正的学子成才。(完)
 

上一篇:白林:王澍建筑教育批判(一)
下一篇:白林:王澍建筑(教育)批判(三)

热点

    白林:王澍建筑教育批判(一)

    白林:王澍建筑教育批判(一)

    王澍的建筑教育代表未来的方向吗?“伟大”破土于自我完善的能力,“自信”奠基于包容并蓄的精神。所以,拒绝批判,就是扼杀这个时代通往美好之路的希望。

    白林:安藤忠雄光与影的精神

    白林:安藤忠雄光与影的精神

    建筑是一个与天、地、人相关的所有事物都无不相连的领域。我总感慨的一句话是:“建筑太简单,建筑太复杂!”因为,建筑是思想的容器,是文化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