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学员天地 > 详细内容

48 入职申请报告-(KSS)-20140716

    来源:白林建筑  |  作者:  点击量:   2017-09-19

内容导读:“我”的“道德” 我想借着这次做总结的机会把我关注过的两个主题联系在一起,这应该足够作为现阶段我的思想报告。 一、我认识的“我” ①历史(从开始到现在):我开始认识自己这个过程是发生在我大二的时候,对现在影响也最深。那时候,这件事情的动因是兴趣爱...

“我”的“道德”
  我想借着这次做总结的机会把我关注过的两个主题联系在一起,这应该足够作为现阶段我的思想报告。
一、我认识的“我”
  ①历史(从开始到现在):我开始认识自己这个过程是发生在我大二的时候,对现在影响也最深。那时候,这件事情的动因是兴趣爱好让我和其他人的观点分歧越来越大。大部分人认为不应该把时间花在对自己前途不利的地方,应该不断地做正事儿,也就是那些别人告诉你要做的事。无顾忌地一个人玩耍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变得有些孤独。为了打破这不曾有过的孤独,我试图把自己分成两个部分,拥有两个可以切换的人格。当然那不可能做到,后来我用一篇童话总结了那段时间,名为“狐蜢”。在当中,我把自己更想获得智慧的那部分比喻成狐狸,更想把握自己前途的那部分比喻成飞虫。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全部的我,一只力量微弱的小飞虫,即“狐蜢”。我描述了我在认识自己的“形象”的过程之中,转变成了孤独的容器(狐蜢拆字为孤独皿)。那时的观点无疑是悲观的,但却给了我认识自己和平衡自己的开始。
  认识”我“的意义:真要算的话,上述决不能算是我认识“我”的开始。当一个人具有充分意识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自己从来不曾推动过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面临的选择是我是否去评价自己得来的这个“我”的优劣,是否做出修正。这个选择衍生出来的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方法论。】
 
 ② 认知我:我是这样认知这个受到广泛认同的“我”的。主体就是我的”人生,几十年的生命活动。这里的“我”认同了自我是身体和思维的结合,而不是思维或者身体的单一存在。思维离不开身体,因为我无法思考一个既不是语言、逻辑,也不是图像、声音等感官不可处理的东西,思维依赖于身体这个感知之源,这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表象世界的说法。那么“我”和外界的主要交流方式是感知,行为不过是互相影响感知的形式,也是感知的表达。我想先做出一个推论:生命的有界在于感官的有界,生命的无限在于感知的无限,思维和活动赋予他们创造性。我们通过有限定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从一个点出发,每一种方式都能得到无限种可能。经过简化,思维对这些材料的处理又极富创造性(高级随机)。之所以认为活动具有创造性是因为我参加过各项运动,参观过艺术创作,认同天赋和创造性超越思维的存在。
  ③形驱我:身体和自我的对话之密切远远超乎我的想象。食欲,性欲乃生存之大欲。从实际作用上讲,这两者的需求伴随着明显的周期性。前者是能量供给的需要,后者则是为了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繁衍后代。当然我还有肺,耳,眼,皮肤,鼻等等感受器官,它们决定了我的种种需求。 有一种价值观就是“我”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调理自用(调节到和谐的状态),各有裨益。有的人不享受音乐,有的人不是吃货,有的人忽视美的景色,想想兴趣爱好广泛确实能有不错的效果。我曾经试图去好好培养自己更多的兴趣爱好,例如音乐、绘画,最后发现身体决定的爱好无法满足更高的价值。这种价值能够保持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以至于一个理性的人无法做到。值的肯定的是,当把跟随自己身体的欲望并调理自用这种价值作为次要价值时,情况又是很好的。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种习惯,随遇而安,与你的最高价值不相冲突。
 
 情意我:愤怒,嫉妒,爱被表扬,残忍,爱,畏惧...我的思维在进化史的长河中被刻下了种种情意。不管它们的产生的原因什么,保护自己还是生存繁衍的需要,我都不会全然地肯定或是否定它们。我能做的就是应用它们。站在某一个角度,我就能找到如何控制这些情感方法。这东西说起来比做起来容易很多。当我认清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尝试着不再对任何人生气,把所有的嫉妒转变成理性或者赞美,幸灾乐祸转变成同情,结果证明我只能成功个三分之二左右。比起形驱我而带来的兴趣,我更愿意和父母一起旅行,或者享受一段拥有爱情的时光。(由于爱情和亲情还涉及自我认同边界的外化,所以这里的爱我指的是我喜欢爱别人的感觉,而不是真的爱别人)。历史上不乏许多花间派骚人把这种情意我作为自己追求最高价值的角度,但我不是,我把它定义为我最亲密的价值。
  ⑤自我认同:引用“自我认同”这个概念,即站在什么角度思考问题,认为什么是“我”。一般情况下,我会认同目前第一视角的这个人是我。因为我看不到自己的全貌,能感受身体所有的感受,并且我能够控制自己。也就是说这时候我认同了认知我中所叙述的思维和身体的结合。但是当我躺下来闭上眼睛的时候这种认同就不再那么明显,我只会认同眼前的黑暗和思维是我。我做过一个假设,如果我一辈子都是盯着另外一个人看,他做什么我都和他在一起,感受到的都是他的感受,也控制着他的行动,而自己是无知觉的。这种假设中的我就像是一架有思维的摄像机和感受机器,那么我一定会认同那个人的身体。这类似于有些游戏玩家在游戏里捡到好装备比捡到钱还要开心一样。所以我会问一个问题,这个受到广泛认同的“我”有那么重要吗?能够决定我的价值观吗?于是我又做了一个假设。前提是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了,能够复制完全一样状态的人体。过程是每天晚上趁我睡觉的时候让我消失,然后同时创造一个一样状态的我。结论是我会当这一切没有发生过。当然这个假设能够证明的不多,因为正是这样的科学技术不存在,才成就了这个“我”的唯一性,并且决定了我的许多价值观。在西方,由这个“我”所决定的自由和追求个人幸福更是被许多国家奉为核心价值观。但是这个假设至少显示了这个“我”并不是连续的,有时候记忆就像硬盘里的东西,有时候我还要关机重启。有的人和我一样开始嫌弃这种自我认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如水木年华唱的那样“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是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它的价值很美,却像烟花一样转瞬即逝。除了很难留住追求到的美好价值之外,这种认同下的“我”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起起伏伏,周期性喜好和厌恶。美食,美酒,美女,美景等等一定会有让“我”厌恶的时候,就算我设定的价值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不用开始厌恶那些我还未追求到的价值,我已经开始厌恶以这些作为最高价值的自己了。
  后来我试着寻求突破,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我”,即自我认同的转变和自我认同边界的外化。关于自我认同的转变,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感同身受。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忧愁着别人的忧愁。范仲淹心系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对很多对现实不满的人来说,确实能算上是一片新大陆。有些人说这是逃避现实,还说这种不承认“思维和身体”的“我”的行为是自卑的。不过总不能说杜甫是自卑的吧,说那些狂热追星族还有可能。这种转变对我来说影响是深刻的,最终能够达到的状态是我把自己的一切作为辅助价值,而去关注着那些我关心的东西作为最高价值,受到广泛认同的“我”在做的事情就是看戏的角色。
 ⑥ 自我认同边界的外化:即站在自身和所认同的其他事物的整体上寻找价值追求的自我认同,以下称之为“大我”。曾听说的某一个单亲父亲或者母亲为孩子们辛辛苦苦了一辈子,这种价值追求往往是自发选择的,神圣的,充实的,他的一生比起走不出自己的那些人是大有不同的。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他们的“我”是人类(包括自己),自然(包括自己)。以振兴民族事业为己任的人拥有“大我”,为国家兴亡努力奋斗的人拥有“大我”,为军人的骄傲坚持不懈的人拥有“大我”。每一个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大我”之后,都会义无反顾地做出认同,并开始追求自己的最高价值。
  其实这种“我”是有发展史的,能让我从中看出做这种认同是一种趋势。我之所以愿意更多地作为这个“大我”而存在也是符合道德的。爱情中的双方在克服困难,走到一起的过程中就是以大我而存在。这时候的他们忽视自己的利益,一切为“在一起!在一起!”考虑。“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可以看出,整体的能力是大于个人的,前提就是“我”的认同真正达到了整体的高度。这种“我”的价值追求,让我感到了了从未有过的充分和心安。比较认知我,形驱我,情意我,“大我”的价值是充分的,它超越了自身而存在。在每一次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我们都愿意相信这种价值会持久保留下去。正是因为众多的人发现它的好处,才会有学者们的立言,也让“我”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肯定学术的大我)。立言在很多的哲学家眼里被认为是最伟大的道德,那么这种价值同时存在于作者和读着的眼中。
 
二、我以为的“道德”
 ① 历史:“道生之,德畜之。”--老子《道德经》。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道使它产生,德使它丰富。百度百科上的解释:“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这些都可以作为我的观点的参考。鉴于我理解“道德”的原因是为了评价“我”的行为对“他”(也有可能是某个“我”)是否符合道德,我决定类似于西方哲学这么理解它:评价一个事物的行为对于另外一个事物产生的影响的好的标准,那么就说a对b是否道德,或者说道德是a对b的良好的行为准则。既然选择了这样理解道德,我也准备好了接受它所需要的创造性,因为这种明确的看待它的角度展现的可把握性让我知足。举个例子,如果讨论认知我对于认知我的道德,可以遵照“几十年的生命活动”这个定义,至少可以创作四个比较基本的道德:珍爱生命,珍惜时间,珍视健康,积极活动。这些行为通过肯定自己的存在,结合存在中时间的流逝,以及这种存在的质量来构成道德,道德往往是价值的具体化。存在的质量可以类比于一辆正在行进的自行车,停,它就会倒,只有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才它只有两个轮子所需求的。
  确实道德难以捉摸的特性让人们在创造的时候遇到了不断的分歧和巨大的困难,也产生了许多拙劣的作品。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道德还会带上伪装的面具,服务于创造它的那个幕后的“我”。这是统治阶级惯用的手法。我承认这些道德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或许是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人类文明只有几千年,残酷的现实条件让人们对于它一直都在摸索。状态的不理想,对状态的落后判断,和带有同对象主体不一样的目的都会成为伪道德。这里其实体现了个人非常大的特点,有些否定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只愿意关注符合大的发展趋势的部分。比如我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形成了重男轻女的传统,但是我对它不远做深入探讨,因为它会很快消失的。
  ②把握个人的道德:每一个人在有了充分意识之后,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的行为应该去向何方。为了不至于选择一条混沌,无意义的路,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制定自己的准则。我花了很大的篇幅审视了“我”这个主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确立自己思维的角度,即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无论是什么观,必须找个地方观。这是我把握自己道德的第一步。
因为不同于通常的站在一个人类集体角度上所说的道德,有时候“我”把握住了自己的“道德”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是不道德的。这与道德形成过程有关,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结合的过程伴随着一个平衡,我认同大部分人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行为准则,但是我自己不会这么做。我更喜欢这样的法则“一切不侵犯他人自由的自由都应受到保护。这条法则是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检验一切道德规范的标准,不符合这条规则的道德就是不平等的、迫害弱者的奴隶道德。纵然不一定对,但它看起来更为永恒。首先外部的复杂的条件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当今中国的几十年飞速发展不知让多少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手足无措,古老的村支部还能看到一些只能置之一笑的口号。我要相信这些?即使我就生活在当时我也不相信,正如我不相信现在的很多准则一样。历史的发展史飞速的,但是人们认为思想史的发展是缓慢的。这才导致了科技革命之后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具,却思考不出来该拿这些去做什么(改善生活算是),结果只能把掌握更多的工具作为目的。这类似于一个有钱人不会用钱,痴迷于赚更多的钱。于是我感受到了更高的呼唤,并且我得立马做出选择是否遵循着这呼唤,还是继续听别人告诉我应该做些什么。时间并不多,我看到的是倒计时那么几十年。这个呼唤给我带来的选择让我开始了创造自己道德的第二步,结合什么样的条件来确定第一步中“我”的价值。我相信上述小我的价值,各种小我的互相平衡,这是小我之间的矛盾。如果讨论自杀这个行为,它是对认知我极度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否定了存在。但是如果结合走投无路这个外部条件,这个行为对情意我是道德的,得出的结果就会不一样。创造小我的道德的时候,我会做出两种选择:1.这个世界只有我,假设一个理想的外部条件,即外部条件对这次平衡过程没有影响。这样我就可以面对外界复杂的条件,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2.德行我:扩大自己的认同边界,寻找更为广阔的价值。
③德行我:这是我真正需要不断修身的地方,以求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小我和大我价值和谐统一的结果。子曰:“七十而从天命,不逾矩。”孔子把人伦道德作为毕生追求,他的价值观是伟大的,这决定了他的道德,最终影响了他的行为。人的价值观一般情况下游离于小我和大我之间,通过修身获得不同的境界。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个人一段时间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不求自己的利益。可后来他放弃了,他觉得还是实实在在,平庸地活着比较好。可见这种境界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修来的,孔子修来了“人伦社会的大我”,老子早与道,自然合而为一,牛顿、爱因斯坦、笛卡尔等现代科学家也都走在了伟大的道德之路上。第三步,修炼和谐的境界,创造属于自己的道德,指导自己的行为。
 

上一篇:47 入职申请报告-(WJX)-20140714
下一篇:49 入职申请报告-(QYR)-20150113

热点

    16 入职申请报告-(LJD)-20090820

    李继东2009年8月20日认 知这篇论文是我对自己,对社会,对建筑学,和未来的认知。我成长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给了我一个朴实坚韧的性格,

    01  入职申请报告-(XYF)-20070125

    01 入职申请报告-(XYF)-20070125

    20070125谢云峰自 我 认 识一、对本职工作的认识 建筑表现是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建筑表现的结果使奋斗在建筑领域的设

    02  入职申请报告-(THH)-20070129

    02 入职申请报告-(THH)-20070129

    建筑杂感建筑是什么?建筑之初就是一个场所,这个场所需要一个形式,能体现其氛围或能满足其功能需要的形式。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建筑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