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与方法 > 建筑理论 > 详细内容

博士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来源:白林建筑  |  作者:白林   点击量:   2014-09-23

内容导读: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 1. 序章,序论 ※1)刘敦祯[中国住宅概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P113[四合院住宅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 ※2)刘燕辉,青木正夫,周若祁,船越正启:[四合院住宅的基本单位和形态构成原理]日本建筑字会大会学术讲演概集(东北),1991.9,P1~...

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
 
1. 序章,序论
※1)刘敦祯[中国住宅概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P113[四合院住宅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
※2)刘燕辉,青木正夫,周若祁,船越正启:[四合院住宅的基本单位和形态构成原理]日本建筑字会大会学术讲演概集(东北),1991.9,P1~2。
※3)都市景观研究会代表大西国太郎[中国,关于四合院民居地区集中空间的保存再生模式开发的日中共同研究(丰田财团1993年度研究助成研究报告书)] 1994.6.30,P1。
※4)大屋顶
※5)北京四合院可以说是中国四合院的代表,正房的两侧配有耳房,后有照房的情况很多。而且,附加联院的也是各种各样。南方的四合院不是独立式,而是那种屋顶连续的很多。如果是大规模的四合院是从院子和建筑物自由自在的连结,构成了复杂的院子。与此相比,西安的四合院想毕是简单的。
※6)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分布在全国大约有723万人。其中,西安大约有5万人(市区人口的约2%),基本上居住在市中心。
※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几个大的政治运动。1955年的公私合营,1956年的反右派斗争,然后是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
※8)这里据说的传统伦理是指祖先崇拜,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内外有别)。民间信仰是家相和风水思想。
※9)刘敦禛[中国住宅概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10)刘致平,王其明[中国住宅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附四川住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1)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浙江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24.9。
※12)张驭寰:[吉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8.9
※13)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6
※14)高珍明,王乃香,陈瑜,[福建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5
※15)陆元鼎,魏彦均:[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2
※16)徐民苏,永伟等:[苏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
※17)张壁田,刘振亚:[陕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
※18)都市景观研究会代表大西国太郎:[关于中国西安都市景观的形成及劝导日中共同研究(丰田财团赞助研究报告书)],1991.10
※19)张壁田,刘振亚:[陕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
※20)中国的省,行政上相当于日本的县。
第一章
※1-1-1)关于中国传统住居的研究,其它国家也有,在此省略
※1-1-2)例如,刘致平著,王其明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附四川住宅建筑)],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12,P25~198,记载的[四川住宅建筑]这篇论文,作者刘致平,是把抗日战争这段时间四川省的传统住宅的调查汇总的东西。其它是刘敦禛的[中国住宅概说]的资料一部分,也是抗日战争采集到的东西。同书的[前文]记述有[大概从抗日战争开始,在西南地区的各省很多住宅,平面形式非常自由,开放也不决定外观和内部的装饰……从那时起开始收集住宅资料……]。[中国住宅概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5,P3。
※1-1-3)陆元鼎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P190~196,表一[中国传统民居著作目录](1949~1991)。以下是其内容。
※1-1-4)张仲一,曹见宾,付高杰,杜修均:[徽洲明代住宅]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建筑科学研究院,南京工学院合办中国建筑研究室)
※1-1-5)同济大学建筑系[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同济大学教材料,1958.10
※1-1-6)刘敦禛:[中国住宅概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9
※1-1-7)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浙江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9
※1-1-8)荆其明,兰剑,宋海亮:[中国生土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
※1-1-9)张驭寰:[吉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9
※1-1-10)荆其明:[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10(日本语翻译:[图画看中国传统民居],白林监译,学艺出版社,1992)
※1-1-11)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但:[云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6
※1-1-12)高珍明,王乃香,陈瑜:[福建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5
※1-1-13)朱良文:[丽江纳西族民居]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1
※1-1-14)荆其明:[覆土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9
※1-1-15)陆元鼎,杨谷生:[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篇,民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1
※1-1-16)候继绕,任致远等:[窑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8
※1-1-17)叶启桑:[四川藏族住宅],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9
※1-1-18)李长杰:[桂北民间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5
※1-1-19)刘致平,王其明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1-1-20)陆元鼎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
※1-1-22)徐民苏,永伟等:[苏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
※1-1-23)刘敦禛:前记(※1-1-5),该书根据中国住宅的平面形态分类为:园形,纵长文形,横长方形,曲屋,三合院,四合院,及四合院的混合体,环形,窑洞九个类型。其中,把汉族住居的基本形四合院做为主流,指出它分布在中国各地。
※1-1-24)刘致平,王其明增补:同前(※1-1-18)P2~10
※1-1-25)张仲一,曹见宾,付高杰,杜修均:前(※1-1-3)P7~8
※1-1-26)徐民苏,永伟等:前(※1-1-21)
※1-1-27)高珍明,王乃香,陈瑜:前(※1-1-11)
※1-1-28)张驭寰:前(※1-1-9)
※1-1-29)张壁田和刘振亚等:后(※1-1-61)
※1-1-30)周达生:[巨视看中国民家],杉本尚次编[日本的住居源流],文化出版局,1983
※1-1-31)浅川滋男:[中国的民家,住居史研究],[建筑史学],1992,P119
※1-1-32)安志敏:[“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考古学报]1963年第二期,[新石器时代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雨录)
※1-1-33)浅川滋男:前(※1-1-31)P117
※1-1-34)中国建筑学会志
※1-1-3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师]编集部发行的以建筑家,建筑方面的研究者,大学生等为对象的专门杂志
※1-1-36)其它主要建筑方面的杂志有《建筑史论文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建筑、造园、历史、美学美术史、工艺美术史等专业研究者,学生为对象的专门杂志。《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以中国传统民居为对象的专业杂志。它的发行,对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有促进作用。其它有《建筑历史与理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发行)、中国的《新建筑》、《华中建筑》、《南方建筑》(福建省建筑学会发行)、《科技史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等。
※1-1-37)八木三郎,考古学者[支那住宅志],南满州株式会社,1932,田村治郎[东洋建筑系统史论]、[建筑杂志]45号,1931
※1-1-38)田中淡的一系列民家研究,后记(※1-1-43、※1-1-44、※1-1-45、※1-1-46、※1-1-47、※1-1-48)参照。
※1-1-39)浅川滋男的关于中国华南地区的住空间的民族志的一系列论文。参照后※1-1-52、※1-1-40)以东京工业大学茶谷正洋为中心的研究组的关于窑洞住居的研究。
1)八代克彦,茶谷正洋,八木幸二,中泽敏彰,[关于中国,窑洞住居的庭空间的类型的考察]、[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论文集]NO434、1992.4
2)八代克彦,茶谷正洋,八木幸二,中泽敏彰,柴田晃宏:[关于下沉式窑洞住居,中庭空间的物质上的历年变化——窑洞住居的地域特性的考察,其[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统文集]No,448,1993.6
3)栗原伸治,八代克彦,茶谷正洋,八木幸二,中泽敏彰:[关于下沉式窑洞集落中庭配置平面和族居的考察——B.Rudofsky的空中摄影]、[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论文报告集]No,455,1994.1
※1-1-41)茂木计一郎,稻次敏郎,片山和俊,水野雅生,朱晓云等:[中国民居研究——客家的方形,环形土楼]、[环形土楼]、[住宅综合研究财团、研究年报]1991号
※1-1-42)青木志郎等[民建集落的建筑类型学研究——中国黄河流域的窑洞式民家考察(1)(2)(3)]、[住宅综合研究财团,研究年报],1982号,1983号,1985号
※1-1-43)田中淡:[中国住宅的类型]杉本尚次编[日本居住的源流]文化出版社1983
※1-1-44)田中淡:[中国传统木造建筑]、[建筑杂志],1983.11
※1-1-45)田中淡:[中国的居住——进深的方向]、[月刊百科]256号,1984
※1-1-46)田中淡:[从中国建筑看寝殿造的源流]、[古代文化],39号,1987
※1-1-47)田中淡:[中国的居住——;四合院和南北的传统] 、[L1=力],1991,6号
※1-1-48)田中淡:[关于贵州同族的高床住居和集落构成的调查、研究](1)(2)[住宅综合研究财团,研究年报]1989号,1990号
※1-1-49)[金瓶梅]是明代的(16世纪末)古典文学小说
※1-1-50)[红楼梦]是中国清时代的(18世纪的后半)古典写实小说的杰作,作者曹雪芹
※1-1-51)浅川滋男:[中国的民家,住居史研究]、[建筑史学]1992,P104
※1-1-52)浅川滋男的研究:1)[住空间的民族志——围绕中国江南的传统住居]、[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11卷3号1987
2)[“灶间”的民族志——江浙地方的炉灶和厨房]
3)[灶神和住空间的象征论——续“灶间”的民族志] 、[季刊人类学],18卷3、4号1987
4)[中国民居(1)~(4)]、[中国语],1990年4-6号
5)[南中国的先史住居——从发掘遗跡看居住的多样性]奈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公开讲演会资料,1992
6)[云南省西纳族母系社会的居住样式和建筑技术有关的调查和研究(1)(2)]、[住宅综合研究财团,研究所报],1992号,1993号
7)氏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1-1-53
※1-1-53)浅川滋男:[居住的民族建筑学的考察,华南及周边]1992,京都大学学位论文。
※1-1-54)浅川滋男,前记P104
※1-1-55)茂木计一郎,稻次敏彰,片山和俊/东京艺术大学中国住居研究组,前记※1-1-41
※1-1-56)青木正夫等为中心的日中共同研究的传统的农村集落研究(九州产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共同研究:[党家村,中国北方的传统的农村集落],1991
※1-1-57)大西国太郎等和西安规划局,西安规划院的一系列共同研究:后记※1-1-64
※1-1-58)铃木充等和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共同研究:[中国苏州市的住宅地形成的研究]、[住宅综合研究财团,研究年报],1989年
※1-1-59)阵内秀信等:[关于中国北京都市空间构成原理和近代的变容过程的研究]、[住宅综合研究财团,研究年报]1994年
※1-1-60)浅川滋男:前记※1-1-51,P102
※1-1-6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张壁田和刘振亚等:[陕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
※1-1-62)关中地方是在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在内约占全省三分之一的面积。
※1-1-63)[陕西民居]前记※1-1-61,P37~41
※1-1-64)大西国太郎为中心的都市景观规划研究会和中国,西安规划局,西安规划研究院的一系列共同研究。
1)[关于中国,西安都市景观的形成及劝导日中共同研究],1993.11,[丰田财团赞助研究报告书(赞助号码88.[225])笔者为调查成员]。
2)[关于中国,西安历史中心地区的保存和再生日中共同研究]、[丰田财团赞助研究经过报告书]。
3)[关于中国西安都市景观和历史地区的保存再生研究]、[丰田财团赞助研究经过报告书]。
4)[关于中国,四合院民居地区集住空间的保存再生样版开发的日中共同研究1994,6.30,[丰田财团1993年度研究赞助研究经过报告书]。
5)[关于中国,西安旧城内历史地区,街道景观的变化研究]、[日本都市规划学会,都市规划论文集]No28
6)[关于中国四合院民居地区集住空间和街道景观的变化研究——西安市德福巷的事例研究]、[日本都市规划学会、都市规划论文集]No,191。
※1-1-65)新四合院住宅的提案,是根据大西国太郎为代表的日中共同研究组的[德福巷保存再生规划]提案,前记※1-1-64.4)
※1-1-66)[大有巷四合院博物馆规划]的提案:大西国太郎为代表的日中共同研究组的提案,前※1-1-64-3,P115~120
※1-1-67)陆元鼎主编的[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P191~196,
表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论文目录]补注参照。
※1-2-1)中国国土约960万平方公里,有汉族以外55个少数民族。(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90.7
※1-2-2)陈从周,潘洪萱,路秉杰:[中国民居]学林出版社,1993.4,P11
※1-2-3)刘敦祯:[中国住宅概说]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
※1-2-4)荆其敏/白林监泽[图画看中国民居]学艺出版社,1992,12,P29
※1-2-5)田中淡:[中国住宅的类型](杉本尚次编[日本的居住的源流]文化出版局1984,P343-370)
※1-2-6)刘致平,王其明:[中国住居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附四川住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P1
※1-2-8)前记※1-2-3)P113
※1-2-9)前记※1-2-6)P7
※1-2-10)前记※1-2-6),P206
※1-2-11)前记※1-2-3),P115,从发展的方面看,四合院是通过三合院的打张形成的。而且在平面的处理上,不管是三合院,四合院与其说大门设置在中轴线上,不如说是自然的方法。
※1-2-12)候继绕,任致远,周培南,李传泽:[窑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2-13)八代克彦,茶谷正洋,八木幸二,中泽敏彰:[中国,窑洞住居的庭空间的类型考察]日本建筑会规划系论文报告集第434号1992.4
※1-2-14)高珍明,王乃香,陈瑜:[福建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5,P205
※1-2-15) ① 张仲一,曹见宾,付高杰,杜修均:[徽州明代住宅],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5,P48
② 上海市房产管理局编著,沈华主编[上海里弄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P80-82
※1-2-16)① 前记※1-2-1)P182。② 前记※1-2-1),P185
※1-2-17)前记※1-2-3)P73,内蒙古自治区南部的小型住宅……在屋内设置炉灶和火炕。屋顶用  的土作成四角宝形,四角轻微向外翘起,明显受汉族建筑的影响。
※1-2-18)伊腾忠太/陈清朱泽:[中国建筑史]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P45
※1-2-19)[座北朝南]:是中国住宅的朝向的表示用语。[朝]指建筑物正面的方向。[座]指座的方向建筑物北的方向。座北朝南是背向北,面向南。住宅的方向以正房的朝向为准。还有其它,座南朝北,座东朝西,座西朝东等。
※1-2-20)(炕)在中国北方的住宅中象火炕一样的采暖设备。
※1-2-21)[一明一暗]:和[一明二暗]的一个堂屋,二个里屋相对,一个堂屋和一个里屋构成的房屋。
※1-2-22)浅川滋男:[居住的民族建筑学的考察],京都大学博士论文,P87
※1-2-23)在中国,一般以长江为界,北边称北方,南边称南方,南方也称江南。
※1-2-24)前记※1-2-4)P23
※1-2-25)前记※1-2-6)P229
※1-2-26)聂兰生:[中国民家的“庭”和“厅”],[新建筑],1984.8,P257
※1-2-27)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古建筑]文物出版社,1986,P34
※1-2-28)前记※1-2-22)P88
※1-2-29)前记※1-2-26)P259~262
※1-2-30)前记※1-2-6)P67
※1-3-1)Andrew, Bogd,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own Planing: 1500B.C.A.D.1911,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田中淡泽[中国建筑和都市]、鹿岛出版会1979)
※1-3-2)前记※1-3-1)
※1-3-3)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P463。孔子的三大观念是“礼”、“仁”、“中庸”。
※1-3-4)孔子思想之一,控制自己的欲望,按照礼来行事。
※1-3-5)[仪礼]:记述周朝的仪礼制度的书。由17篇组成周朝的士大夫的仪式礼仪活动,伦理关系,冠婚葬祭等社会习惯。士冠礼,士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亥射礼,燕礼,大射,聘礼,公食大夫礼,观礼,丧服,士丧礼,既名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撤等礼仪风俗状况各种各样,张定亚[简明中外民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P28。
※1-3-6)八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射礼,礼,朝礼,聘礼。前记※1-3-3)P464
※1-3-7)[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1-3-8)中国风俗辞典编篡委员会:[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P216、220,[娘娘庙],是祭祀的掌管生育神的庙。
※1-3-9)前记※1-3-8)P216
※1-3-10)做满月是指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举行的庆祝活动。主要是汉族的习惯。
※1-3-11)百日,婴儿出生后1百天举行的庆祝活动。
※1-3-12)[礼祀,典礼],是西汉时期戴圣的儒教的经典的一种。《典礼》、《擅弓》、《王制》、《礼运》、《学证》、《大学》、《中庸》、《月令》、《明堂位》、《乐记》等49篇。内容有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惯,道德规范,伦理思想,文物制度等,儒教的政治、哲学,伦理观念。是秦以前的仪礼,文化生活,社会风俗等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1-3-13)一是留布冠,二是皮弁,最后戴爵弁。中国风俗辞典编篡委员会:前记※1-3-8)P301
※1-3-14)中国风俗辞典编篡委员会:前记※1-3-8)P301
※1-3-15)
※1-3-16)加笄礼是指古时好的成年仪式(到115岁时公开戴头发)
※1-3-17)笄是古人把头发卷起,不致于掉下用簪子扦上。
※1-3-18)童贞
※1-3-19)[仪礼]前记※1-3-5)P28
※1-3-20)前记※1-3-8)P301
※1-3-21)祠堂:祖庙,祖宗和先哲等祭祀的房屋。
※1-3-22)议婚:媒酌人来往于男女双方家对婚姻的可否进行协议。
※1-3-23)完婚:结婚仪式完成。
※1-3-24)礼品:赠送之礼物。
※1-3-25)请婚书,向女方家给男方家的结婚同意书
※1-3-27)合人安:根据之义婚男女双方的氏名,号,生年月日时刻判断男女双方的运的阴阳是否合适。中国风俗辞典编篡委员会:前记,※1-3-8)P130
※1-3-28)聘品:为了娶媳妇,送给新娘家的礼物。
※1-3-29)拜堂,旧式结婚风俗,新郎新妇给天地,你母夫妻相互行礼,大体上是在堂屋的先祖牌位前举行,前※1-3-8),P163
※1-3-30)堂:在堂屋的正面放先祖的牌位的空间。
※1-3-31)牌位:祭祀先宜天地等的时候摆放的木制神位。
※1-3-32)主礼者,也称礼宾,冠婚葬祭时的司仪。
※1-3-33)交杯酒
※1-3-34)前记※1-3-8),P163
※1-3-35)前记※1-3-8),P144
※1-3-36)移风易俗:解放后,在全国一改旧的冠婚葬祭风俗,提介新的生活习惯的运动。
※1-3-37)前记※1-3-8),P266
※1-3-38)过世:人自然死亡
※1-3-40)灵堂皇
※1-3-41)[自乐班]冠婚葬祭的请来的地方戏的小剧团
※1-3-42)前记※1-3-8),P246
※1-3-43)前记※1-3-8),P254
※1-3-44)斋:忌讳
※1-3-45)灵座:为死者设立的牌位
※1-3-46)祭奠:用供品祭祀神。对死者的纪念活动
※1-3-47)前记※1-3-8)P244
※1-3-48)前记※1-3-8)P295
※1-3-49)祭黄帝陵,前记※1-3-8),P169
※1-3-50)清明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后15日阳历4月5日或4月6日这一天有扫墓的习俗
※1-3-51)洪丕谟:[中国风水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P1
※1-3-52)洪丕谟:[中国风水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P3-4
※1-3-53)洪丕谟:[中国风水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3-54)前记※1-3-51)P266-277
※1-3-55)前记※1-3-8)P763
※1-3-56)神灶,在家的墙上挖一个洞祭祀神的地方,※1-3-57)前记※1-3-8)P629
※1-3-)一是皇帝说。依据《淮南子·微旨》皇帝造了灶死后变成了灶神。
       二是祝融说。如《周礼》记载。三是老妇说。如《礼记。礼器》记载。
四是仙人说。灶神是天体的一个星座,由于过失被玉皇大帝下降人间变成灶神。五是浪子说。因为外遇不好意思见妻子变成厨房的灶神。六是虫说相信万物是灵的古人,厨房的小虫子是由神变来的。前记※1-3-8)P725-726
※1-3-59)前记※1-3-8)P726
※1-3-60)厨房的灶的上部挖一洞摆上灶神,祭祀之的场所。
※1-3-61)送灶神,前记※1-3-8)P746
※1-3-62)腊月,旧历的12月,灶王爷即灶神,每年12月23日灶王爷回天上。
※1-3-63)前记※1-3-8)P746
※1-3-64)照壁,又称照壁墙,影壁,从往宅大门进入,正面对的墙。
※1-3-65)前记※1-3-67)P689参照土地神。
※1-3-66)前记※1-3-67)P763,P761参照祭井神。
※1-3-67)前记※1-3-67)P722
※1-3-68)吉庆有余
※1-3-69)前记※1-3-67)P722
第二章
※2-1-1)西安市人民政府对外办公室关于[西安],P6-16,1993
※2-1-2)大西国太郎的博士论文:[中国西安都市景观的形成,劝导和历史地区的保存再生研究],1995.3,P34
※2-1-3)前记※2-1-2)P36
※2-1-4)西安市地图集纂委员会[西安地图集],P122,西安地图出版社1989。
※2-1-5)前记※2-1-14
※2-1-6)前记※2-1-2)P37-43
※2-1-7)1987.12~一个月时间参加了京都府立大学的锻炼儒等的西安民家调查。
※2-1-8)前记※2-1-2)P64[图2-1-1,关于西安市区四合院民居群的分布]是笔者作成的。
※2-1-9)使用四种颜色分别记下各各时期的区别。
※2-1-10)笔者经过三回的调查。西安传统四合院住宅在激速减少。前回调查的第二回调查时完全不存在了的不少见。特别是近年西安市的[旧城改造]这样的整理性开发,而且是西安市政的“十大好事”之一。照这样西安传统四合院将会绝灭。
※2-1-11)以前我的同事吕刚(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姚景伟(西安交通大学等)始终给予调查以大力协助。
※2-1-12)在文献资料和听取状况说明。①拜访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厚西安治金建筑学院)周若祁建筑系主任教授,刘振亚教授(陕西民居)的作者,民家研究者,张光(大学外事办公室主任),关于西安四合院研究的问题点等征询了意见,交换了看法。得到贵重的资料。②拜访了西安市规划局韩骥副局长,桂志远(西安市规划顾问),高晓基规划研究院院长,中国著名建筑张锦秋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大师,询问了西安传统住宅的分布状况,保存状况,调查研究状况,收集了资料。③拜访了西安美术学院茹桂教授(美学美术史系/艺术理论,著名书道家),西北大学韩养民(历史系/民俗学),同大学温友言教授(艺术系主任/建筑艺术)对民俗学和生活习惯等进行了询问资料收集给予帮助。
※2-2-1)西安四合院的鸟瞰透视图:[关于窄院民居]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3增刊,P11
※2-2-2)《唐会要,兴服志》的记载……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二架……,后来,历代王朝多少有些不同,但基本的没有变化。
※2-2-3)刘舜芳,前记※2-2-1)P13
※2-2-4)图※2-2-2)所示的关王西安市西南地区夏家什字地区的民居群的配置,由白金氏(滋贺大学)制作完成。
※2-2-5)刈谷勇雅博士论文:[都市景观的形成和保全的研究],1993,P252
※2-2-6)所示西安四合院的典型的三合院,四合院实例,由王新氏(京都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研究科修土课程完成后,现在大和住宅株式会社)制作完成。
※2-2-7)所示三联院的四合院实例是根据标志远(西安市规划局顾问)提供资料由白金氏再作成的。
※2-2-8)在四合院住宅的使用,表示空间秩序的用语。即东上位,西下位,相对兄住东厦房,弟就住西厦房。
※2-2-9)是根据中国风水思想都市规划和住宅配置等的原则。四神指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2-2-10)照壁是从大门进入正面看到的墙。即被装饰的厦房的妻墙。在汉族的家祭祀土地的神的“土地堂”就设在照壁的下半部中央处。
※2-2-11)调查一览表151的常宅,解放前的1949年因不幸之事发生按风水先生的要求,把以前右边进入的大门移至中央。
※2-2-12)图2-2-8所示图面是西安四合院的[隔扇门]、[格子窗]。大西国太郎[关于中国西安历史中心地域的保存和再生日中共同研究]1993,11.30,P60-62
※2-2-13)图2-2-9是西安市德福巷地区街道连续立面图。前记※2-2-12)P57
※2-2-14)由于四合院住宅的木结构,从架构到屋顶的重量是由梁支撑,墙对建筑的负荷不承担,只起到围笼和空间分割的作用,因此,墙倒了建筑不倒,这种意思的廉洁有流传。
※2-3-1)张壁田,刘振亚:[陕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P41。
※2-3-2)[进]是进入,前进的意思,在这里,是指进入四合院住宅的行为,一般指进入院子。几进是说进深方向,配置的院子的数。即进深方向一个院子的四合院是一进院,二个院子是二进院。
※2-3-3)主要建筑物是指在轴线上配置的过厅,退厅,正房等即[庵间房],依据这个主要建筑的数来分类的方法是本研究独创的重要之处。由此可见严格的分类。
※2-3-4)[八卦],是易占的八个卦。
※2-3-5)因为中国四合院是由复数建筑组成的,一个住宅用[一间住宅]的表现不如用“一个格局”表示的贴切。本论文[一轩]=[一格局]?
※2-3-6)在中国四合院住宅,大门是门房中的一间或半间,这种大门空间很多。这个大门空间称为“门道”或“门洞”。
第三章
※3-3-1)[前堂后寝、左右对称,长幼尊卑,仪礼制度重视,宗法组织的继续,风水迷信的应用,四合院三合院平面等的使用],即住居的前部分是接客等公的空间,后部分是就寝等生活空间,左右对称的平面,应该重视长幼尊卑和仪礼制度,守法制度的继续,在住居方面应用风水学,把四合院,三合院普及。刘致平,王其明:[中国住居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附四川住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P15
※3-3-2)笔者对中国几个大学的已往研究文献作了调查,在哪边没有看到,从中考虑在中国至少在建筑方面对四合院住宅和传统生活的关连研究很少。
※3-2-1)刘致平、王其明:前记※3-1-1)P35
※3-2-2)前记※2-2-6)再制作。
※3-2-3)解放前,中国的上流阶级的家由管家来管理。
※3-2-4)把兄弟的孩子接过来,当作自己的孩子。
※3-2-5)在上流阶级的家女佣有两种。照顾家中年龄大的主人的年轻好和年龄大的女性。称为“老妈子”。
※3-4-1)西安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通览]1984.10,P196
※3-4-2)据本清真寺的主人阿訇。
※3-4-3)前记※3-4-1)P198
※3-4-4)前记※3-4-1)P199
※3-4-5)前记※3-4-1)P200
※3-4-6)前记※3-4-1)P201
※3-4-7)前记※3-4-1)P202
※3-4-8)高等法院
※3-4-9)典当是指从租借房屋的人那里借钱,其利息由租金相抵的方式。
※3-4-10)在正房的二层称绣楼,让未婚女子住的习惯,自古以来的传统。
※3-4-11)喜面就是有喜事庆祝时,吃面这种汉族的习惯。
※3-4-12)宴会时,男女分开座,用餐。
※3-4-13)[归真],是伊斯兰教表示死的用语。认为人间生存时是通过,从死开妈,是去向天国或地狱,这才是真正的终点,归宿。
结章
有关中国传统住宅的用语解说
1. 住宅形式
⑴ [一明两暗]:中国传统民居的一种。长方形中央设置[一明]其两侧左右对称配置一个房间[暗]的住居形式。[一明]有向外的出入口,与两侧的私用空间相连的家族公用大房间,也称[明堂]、[明间]。[暗]没有直接的向外部的出入口,单个的私有的,不开放的,暗部空间。也是三合院,四合院等合院住宅的基本构成单位。
⑵ [一明一暗]:和[一明二暗]相对由一个堂屋和一个里屋构成。
⑶ [明间]:参照[一明二暗]。
⑷ [单摆摆]:在西安地域,开间二间的合院住宅,因此地狭窄,厦房(厢房)单侧盖的住居形式。
⑸ [三合院]:(南方称[三合头])把中庭围着的正房的前方左右两侧付设厦房的住居形式。
⑹ [四合院]:(南方称[四合头])用正房,厢房,倒座围起来的中国代表性住居形式。
⑺ [联院]:由二格局以上的院落构成的住宅。
⑻ [九间三院]:在西安联院住宅的形式,有三个院落(三个格局),开间是三院合起来有九间。
⑼ [三合头]:三合院的三栋建筑物屋顶相连的合院式住宅。南方多。
⑽ [四合头]:四合院的四栋建筑物屋顶相连的合院式住宅。南方多。
⑾ [窑洞]:在黄土上挖出的穴居的住居形式。
⑿ [下沉式窑洞]:平的地形上建造的窑洞住居。
2. (内外)空间名称及机能有关的用语。
⒀ [堂屋]:又称[明间],把正房有出入口的房间,用作祖堂和公用房间。祭祀先祖最具权威的公共房间。
⒁ [厅]:大房间。接待客人和书房,全家常用房间。
⒂ [门厅]:是四合院设置大门的空间。又称[空洞]、[门道]。
⒃ [门道]:参(15)
⒄ [里屋]:[一明两暗]的正房的(东西两侧)里边的房间。东的称东屋,西的称西屋。
⒅ [院子]:位于中国传统建筑中庭。住宅的场合象四合院这样由复数的建筑和墙围起来的中庭。
⒆ [天井]:在南方对院子的说法。
⒇ [前院]:四合院门房的前的院子。一般指二门的外的院子。也称[外院]。
(21) [内院]:在二、三进式四合院的里边正房配的院子。一般二门以内的院子空间。[裹院]
(22) [裹院]:[内院]参照。
(23) [后院]:相对前院而言的说法。比内院还里的院子。正房后的院子,后花园。
(24) [主院]:由几个院落构成的大规模横联院住宅的场合,为主的院子。宾客接待举行活动的主要舞台。又称“正院”。
(25) [偏院]:横联院式四合院的场合,正院两侧的月办院。东侧的院子称[东院]西侧的院子称[西院]。
(26) [内宅]:(又称内院,大厅,上房等),家族用的空间。
(27) [大门]:面对街面住宅的出入正门。
(28) [二门]:(又称中门),四合院住宅内设置院子的内外领域区分的门。
(29) [垂花门]:北京四合院住宅的门的一种。正面的左右宝珠形的花的雕刻垂下,主要用于住宅的二门。
(30) [偏门]:横联院式四合院的场合,从正院到两侧偏院的出入门。
(31) [廊]:回廊,也称[廊子]。
3. 建筑物的名称和机能。
(32) [门房]:北京称[倒座]。是四合院住宅和街道相连接的房间。一般用于接客和住宿及下房。
(33) [厦房]:(也称厦子,北京称厢房,南方称耳房)。狭着中庭的正房的前方左右两侧的相对着的房间。用于年轻人的住房和贮藏间及厨房。
(34) [耳房]:北京四合院正房两侧布置的小房间。
(35) [厅房]:接待客人,家人团聚用的大房间。机能有[过厅]、[退厅]、[花厅]。
(36) [过厅]:二进式以上的四合院,在门房和正房之间配置的主要用于接客的大空间。能够穿行的房间。
(37) [退厅]:三进式以上的四合院住宅,在过厅后的主要建筑。一般用于接待来额于。一同事的女性客人的大房间。
(38) [花厅]:在偏院很小的厅房。前后院子种有树木,花而得名。
(39) [正房]:[上房]。在座北朝南的四合院的内院面向南的上房。[一明两暗]构成。年长者,家长居住。
 (40) [后罩房]:在北京四合院,在正房后边的房间。厨房,柴房,仓库及女佣房间。
4. 房间名称及机能
(41) [起居室]:常用房间。
(42) [居室]:寝室、卧室。
(43) [客厅]:接待客人的房间。
(44) [客房]:客人住宿房间。
(45) [书房]:书斋。
(46) [祠堂]:祖先,神佛,有功之家等祭祀的房间。
(47) [祖堂]:正房的堂屋,祭祀失祖的房间,也称[家庙]。
(48) [灶房]:厨房。
(49) [柴房]:放置燃料等的房间。
(50) [厕所]:便所。
5. 住宅建筑其它用语
(51) [坑]:用土坯和砖造起来的火炕那样的采暖床。
(52) [砖]:
(53) [坯]:土坯。烧制前的砖,干土坯。
(54) [土地堂]:住宅中祭祀土地神的场所,也称土地庙。
(55) [阴道]:西安四合院住宅的厦房的妻墙和正房或过厅之间的空间。
(57) [山墙]:妻墙
(58) [马头墙]
(59) [围墙]
(60) [报鼓石]:在大门外侧鼓的形状稳定门柱的石头。
6. 关于住宅构成的用语
(61) [座北朝南]:前记※1-2-19
(62) [正庄子]:座北朝南配置的住宅。
(63) [八卦]:易占的八个卦。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建筑物配置时作为原则经常使用。
(64) [间]:中国传统建筑的柱与柱的间隔。也转化为数房间的数的用语。
也是四合院的开间规模的表示用语。
(65) [进]:愿意为入、进入。在这里是四合院住宅的进深方向的规模的表示用语。[一进院]是一个把院子围起来的四合院。[二进院]是院子有二个,建筑物“日”字型配置的四合院住宅。[三进院]是三个院子建筑物“目”字型配置的四合院住宅,这样如此有[一进院]……[五进院],而且可以增殖。
(66) [院落]:四合院住宅的建物和院子包含在一起的住宅的全体。一院落是一个格局。联院是由几个院落构成的。
(67) [几进几间]:表示四合院全体规模的用语。
(68) [独院]:拥有一个院子的合院住宅。[一进院]
(69) [二进院]:一般拥有三个院子的四合院住宅。
(70) [三进院]:一般拥有三个院子的四合院住宅。
7. 建筑用具和构思用语
(71) [纵向多进式]:指二进院以上的四合院住宅。 
(72) [影壁]:进入大门立刻碰上正面的墙。
(73) [照壁]:大门外立的屏风。
(74) [隔子门]:[隔扇门]。在四合院住宅内部使用的木制扉,上半部分可看透,或在里面用纸贴上。下半部分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文样。
(75) [隔子窗]:四合院住宅用的各式各样文样的木制窗。
(76) [隔子墙]:木制的墙。
(77) [土地堂]:在住宅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78) [门神]:守护门户的神。
(79) [灶王爷]:灶神。
(80) [井王爷]:保护水源的神。
8. 室内家具用语
(81) [八仙桌]:在堂屋的正面摆放的多用途正方形硬木制桌子。
(82) [太师椅]:和[八仙桌]为一套的椅子,摆在桌子两侧。
(83) [书桌]:放在书房用于学习等的桌子。
(84) [饭桌]:用餐时使用的桌子。
(85) [石桌]:[石凳]:摆在院子用石头造的桌子和椅子。
(86) [柜子]:放在室内装衣服和被褥的。
 


参考文献
《中国语文献》
<传统住宅·建筑关系>
刘敦祯:[中国住宅概说]、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古建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张驭寰:[北京住宅的大门和影壁]、[建筑学报]、1957.12
王绍周:[北京四合院住宅的组成与构造][科技史文集]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7、P92-101
张仲一等:[徵州明代住宅]、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王其明:[北京四合院住宅概说]
[建筑师]编纂部:[同济大学建筑系1991 大学院论文绍介]、[建筑师]4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师]编纂部:[清华大学建筑系1991、1992、1993  大学院论文绍介]、:[建筑师]5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张锦秋著:[从传统走向未来]、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
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建筑史论文集]一~十号、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9、1979、1984.8、1985.12、1988.6、1988.11、
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王其均:[中国民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5
吴良庸:[北京旧城与菊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编集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增刊、1993.3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吕松云·刘诗中:[中国古代建筑辞典]、中国书店、1991.5
陈徒周·郑宫伍·路秉杰:[中国厅堂·江南篇]、上海画报出版社、1994.7
陆元鼎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
刘致平·王其明[中国住居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附:四川住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浙江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9
张驭寰:[吉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9
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6
高珍明·王乃香、陈瑜:[福建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5
陆元鼎·魏彦均:[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2
沈华主编:[上海里弄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
陈徒周·潘洪萱·路秉杰:[中国民居]、学林出版社
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古建筑]文物出版社、1986
伊东忠太著/陈清泉:[中国建筑史]、商务印书馆、中花民国26年8月
<人文社会·西安关系>
西安市地图集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
王崇人:[古都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7
雷徒云·杨阳编著:[西安の历史巡历]、外文出版社(北京)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吕松云·刘诗中:[中国古代建筑辞典]、中国书店
中国风俗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
张定亚编:[简明中外民俗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韩民著:[秦汉文化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9
韩养民·张来斌著:[秦汉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10
徐萄著:[媒妁与传统婚姻文化]、农村读物出版社、1991
洪丕谟:[中国风水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
海南出版社:[民俗通书·万年历]、海南出版社、1994.8
西安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通览]、1984.10
卢鼎志编纂委员会编:[记鼎志]、1987.4
蒙培元著:[中国哲学主体思惟]、东方出版社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 浙江出版社
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伊斯兰教文化面面视]齐鲁书社、1991.10
西安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回民]、[西安通览]、P196~202、1984.10
马然明:[西安清真大寺]、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9
《日本语文文献》
<传统住宅·关系论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的建筑](未房由美子译)株式会社小学馆昭和57年4月
荆其敏(白林/监译)[图画看中国的传统民居]学艺出版社、1992
聂兰生:[中国民家的“庭”和“厅”](新建筑)8.1984,P255-263
日中连合民居调查团:[党家村·中国北方的传统的农村集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
大西国太郎:[关于中国西安都市景观的形成及诱导日中共同研究](报告书一)1991.10
大西国太郎:[关于中国西安都市景观的形成,诱导和历史地域的保存再生研究]1995.3
工艺纤维大学学位论文
刈谷勇雅:[关于都市景观的形成和保全的研究]1993,京都大学学位论文。
布野修司:[关于印度尼西亚住居环境的变容和它的整备手法的研究]1987,学位论文。
刘敦祯:(田中淡、沢谷照次/译):[中国的住宅],鹿岛出版会,1976.2
田中淡:[中国住宅的类型](杉本尚次编[日本的居住的源流],文化出版局1984、依据中国住宅构造类型分类[住宅建筑]1990年4月号。
Andrew Boyd著/田中淡译:[中国的建筑和都市]鹿岛出版会,1979
东京艺术大学,中国民居研究组:[探索中国民居的空间构成一<天井>的住空间一]
[住宅建筑]86年3月号
浅川滋男:[民住的民族建筑学的考察·华南及周边],1991.5
曹贞植:[关于韩国传统住宅空间和生活的对应关系的研究]京都大学学位论文,1991.12
今和次郎:[民家和生活](中国和建筑)
东孝光:[都市住居的空间构造]SD选书
财野博司:[都市的街分割]SD选书
岛村升:[金沢的街家]SD选书
<都市建筑关系>
彰国社:[建筑大辞典]
(丹下健三,富田玲子/译:[都市的印象]岩波书店,1968
[空间、时间、建筑
(太田实译,丸善株式会社,1983
西山卯三:[居住的古今学]彰国社,1989
(加藤帮田/译:[实存、空间、建筑]鹿岛出版会,1983
(大塚惠一,池川健司、中村浩平/共译):[人间和空间]书房,1987
多木浩二:[活着的家]青土社,1984
石毛直道:[住居空间的人类学]鹿岛出版社,1983
吉板隆正:[住居学],相模书房,1986
宫川英一:[风土和建筑]彰国社,1986
<人文社会·中国学关系>
(荒川几男等译):[构造人类学]书房,1985
(秋山子/译):[通过仪礼]思索社,1987
和  哲郎:[风土]岩波书店,1985
伊藤亚人·关本照夫编[现代的社会人类学]东京大学出版局,1987
合田涛:[现代社会人类学]弘文堂,1989
(长岛信弘/译):[社会人类学指南]岩波书店,1990
山口昌男:[文化和两牧牲]岩波书店1984,[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岩波书店,1986
渡边次郎:[构造和解释]放送大学教育新兴会,1989
市古宙三:[世界的历史20,中国的近代]河山书房新社,1990.2
市古宙三:[绫部恒雄,裕子/译]:通过仪礼,弘文堂,1977
市古宙三:[马  东一,田岛节夫/监译]:[亲族的基本构造][上下]番街书房,1978
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1978
雷从云,杨阳编(长尾庄一郎/译):[西安的历史巡历]外文出版社,1990
 

上一篇:什么是优秀作品?
下一篇:大建筑学理论(城市化)

热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体现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按照地球和环境可承载的能力安排生产与消费的量,抑止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抑止向有限的地球无限索取的态度,保持生产、生活、资源、环境的有机平衡关系。不仅

    如何用科学方法研究建筑学?

    科学研究方法也适用于研究建筑学、以及建筑设计理论的问题。关于科学方法的讨论,我们在以后的章节还要进行详细讨论。

    博士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1 序章,序论※1)刘敦祯[中国住宅概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P113[四合院住宅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2)刘燕辉,

    建筑计划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吉武泰水落石出的研究:在继续了西山卯三的基础上,其调查方法更细致更科学化,在分析手法、预测手法上更客观化,更现代化。其研究对象从住宅逐渐扩展到了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